发布时间:2025-05-09 点此:672次
本报(chinatimes.net.cn)记者赵奕 胡金华 上海报导
2023年,消费电子职业进入下行周期,上游晶圆代工企业也面对巨大压力。
日前,国内第三大晶圆厂——晶合集成(688249.SH)披露了上市后的首份年度成绩预告,公司估计2023年其归母净利润仅为1.7亿元到2.55亿元,同比下降91.63%到94.42%。
关于成绩的改变,晶合集成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明,公司事务受商场环境较大,假如商场体现欠好,公司的成绩就会遭到比较显着的影响。现在公司也在活跃拓宽其他的产品,调整产品结构,开辟新商场。
成绩、股价双降
成绩预告显现,晶合集成2023年经营收入估计为70.6亿元到74.13亿元,同比下降26.25%到29.76%;同期,归母净利润则为1.7亿元到2.55亿元,同比下降91.63%到94.42%;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估计为3600万元到5400万元,同比下降98.12%到98.75%。
针对成绩改变,晶合集成在公告中表明,自2022年以来,全球集成电路职业进入下行周期,智能手机、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商场下滑,商场全体需求放缓,供应链继续调整库存,导致全球晶圆代工面对不同程度的产能利用率下降及营收阑珊,而公司折旧、摊销等固定本钱较高,导致公司经营收入和产品毛利水平同比下降。
此外,晶合集成还表明,公司依托老练制程的制作阅历,以面板显现驱动芯片、CMOS图画传感器芯片、电源办理芯片、微控制器芯片为主轴,活跃拓宽逻辑等技能渠道,继续加大研制投入,相应的研制设备折旧、无形资产摊销及研讨测验费用等同比增加。
事实上,晶合集成成绩的大幅度下滑早现端倪。2023年前三季度,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别离为50.17亿元、0.32亿元,别离同比降40.93%、99.05%。同期,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亏本1.25亿元。
将时刻拉长来看,晶合集成的成绩动摇能够用“过山车”来描述。数据显现,2018年至2020年,晶合集成的归母净利润别离为-11.91亿元、-12.43亿元和-12.58亿元。在接连亏本三年后,2021年和2022年,晶合集成的归母净利润别离为17.29亿元、30.45亿元。而在2023年上市后,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再度重回亏本。
值得注意的是,晶合集成的毛利率改变也非常显着。2021年和2022年,晶合集成的毛利率别离为45.14%和46.11%,显着高于同期中芯世界和华虹公司的毛利率。而2023年前三季度,晶合集成的毛利率却大幅下降至18.62%。
关于毛利率的改变,前述证券部工作人员表明,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,消费电子商场行情较好,商场需求旺盛,产品的单价继续上涨,而且产能一向处于满载状况。后期,跟着商场的回落,公司的毛利率也有所动摇。
揭露材料显现,晶合集成成立于2015年5月,晶合集成首要从事12英寸晶圆代工事务,是我国大陆第三大、全球前十晶圆代工厂。2023年5月,晶合集成正式登陆科创板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2023年A股新股募资额排名中,晶合集成募资金额99.7亿元,仅次于华虹公司和芯联集成,排名第三。
在二级商场上,晶合集成上市的发行价格为19.86元/股,开盘当日股价便飙升至23.86元/股,总市值约480亿元。但上市不久之后,公司股价便开端震动下行。到2月1日午间收盘,公司最新股价为13.52元/股,总市值缩水至271.2亿元。
国内晶圆厂继续扩产
受消费电子职业继续低迷影响,上游晶圆代工企业压力倍增。据统计,到2026年全球纯晶圆代工营收将到达1696亿美元,相对2019年的570亿美元年复合增加率达16.9%,但近年受终端商场需求疲软的影响,增加率有所下降,2023年估计增加率减缓到5%左右。
据CSIA数据,2022年我国大陆内资晶圆代工企业工业规划1035.8亿元,较2021年上涨47.5%,2017—2022年复合增加率为21.4%。中芯世界、华虹集团、晶合集成三家占有了我国内资企业70%以上的代工商场份额,其间中芯世界营收占比挨近50%。但在全球竞赛格式中依然偏弱,据统计,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企业中,我国大陆内资晶圆代工企业营收占比仅为8.3%,缺乏台积电的1/6。
在当时海外科技封闭的布景下,国内晶圆厂商正在赶紧扩展产能。数据显现,2023年第三季度,中芯世界本钱开销环比增加约26%至153.10亿元,并宣告将全年的本钱开支上调到75亿美元左右,同比进步约18%。比照中芯世界2022年半年报,该公司本钱开支首要用于产能扩展和新厂基建。
晶合集成也在近期承受投资者调研时称,公司现在的月产能为11万片左右,2024年方案在55nm制程上再扩展5千片/月的产能。公司表明,2024年依据商场的复苏状况弹性规划扩产方案。
1月4日,据SEMI世界半导体工业协会发布最新一季全球晶圆厂猜测陈述,受惠政府资金挹注和其他奖赏办法,预期我国将扩展其在全球半导体产能的占比,我国芯片制作商估计2024年将打开18座新晶圆厂,产能年增率将从2023年的12%进步至2024年的13%,产能将从760万片推升生长至860万片。
对此,深度科技研讨院院长张孝荣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明,消费电子职业在2024年开端回暖仍存在必定的不确定性。此外,虽然晶圆工业作为消费电子职业上游,其开展遭到下流职业需求的影响,但晶圆厂的扩产周期较长,一般需求2—3年才干看到成效。因而,即便2024年消费电子职业回暖,晶圆工业的产能扩张也或许需求一段时刻才干满意商场需求。
张孝荣进一步表明,在阅历了近两年的低迷期后,晶圆厂们好像以为商场需求将逐渐上升,因而提早布局扩产以应对或许的订单增加。但是,团体扩产也或许导致未来商场竞赛加重,尤其是在技能和产能方面。从长远来看,这或许对整个职业的利润率产生影响。关于晶圆厂商来说,如安在扩产的一起坚持技能和本钱优势,将是关键所在。此外,还需亲近重视下流商场需求的改变,以防产能过剩导致的危险。
盘古智库高档研讨员江瀚也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明,现在来看,消费电子职业的开展遭到了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,但长时间来看,跟着技能的前进和顾客需求的进步,消费电子职业仍有较大的开展空间。晶圆工业作为消费电子职业上游,未来的开展趋势将遭到消费电子职业的影响。假如消费电子职业回暖,晶圆工业也将迎来开展机会。企业扩产能够进步公司的商场份额和盈余才能,但也需求考虑商场需求和本钱等要素。
责任编辑:徐芸茜 主编:公培佳
上一篇:山海聚首,今日咱们为什么思念李林
下一篇:资本市场支撑科创企业效能凸显